不指望创业, 当CEO\CTO、CXO、联合创始人或普通员工都不适合我。但还是想做出点有重大意义的贡献,影响能有多深远有多深远的那种,当然,正面影响。
最近各种小想法小脑洞,为了避免遗忘,特意记下。反正每个想法肯定都有很多人想到过,我又不是爱因斯坦他们,也不是啥商业机密,目前基本都是教育的创意,偶尔有些医疗的。那如果创意有效,能起到那么一些作用,那肯定越早实施,越早有效果越好。而且创意归创意,有些创意不是自己能做出来的,只是脑洞。
知维图¶
知维图就是我想出的第一个我觉得有重大意义的创意。详细想法有专门的地方在记,就不写这儿了。
个性化在线教育¶
其实是上面知维图的一部分,但现在机器学习、推荐系统感觉太合适了,所以写呗,也许学堂在线、中国大学MOOC们想到没想到试试?
个性化也没个性到几亿的水平,规模最多就类似推荐系统协同过滤。甚至全世界人除了语言不同,教育个性上可能只有几百种不到,商品数量多多了。
关键是怎么把教育个性化、每个人的特点 给区分看来。如果无法描述的话, 听起来像图像一样,只管往深度学习里扔一下,也有个结果。
因为很多数据可以给教育学家、 心理学家拿来分析,哪个教育学的心理实验能有这么大量、无意识而自然的测试者,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(MOOC上长期作假没意义),问卷调查问别人学习习惯,自己不见得能准确说清,但他过往的学习过程不会骗人,所以如何区别化每个人的学习过程、 学习效果是关键。
MOOC没做到主要是同一门课程,基本只有视频一种教学手段,看PDF都下载看,根本不知道有没有看,视频下载了也一样。效果更加无从评估。就那点练习题, 也只管了个答案的, 怎么对的、怎么错的这过程根本不知道。
你说做不到? 我觉得这不是做不到,像数学、理论物理、计算机可能想了解别人思考过程比较难,但帮助他们培养是可以的, 具体 过程是zhimind的内容,我现在也没做到,差挺远的。
主要就是想根据一些不同来做, 是看视频的、看文字的? 视频或文字教程看了几遍? 尤其是用我zhimind完整的想法的话,思考过程、思考方式就有同性,错的地方、 对的地方都是特征。
相比之下, 我真不知道 15年学堂在线预测退课率 有多大意义, 退课率这么高, 非退课那部分及格、掌握的可能也不高, 这数据就太不平衡了。而且对用户的偏好、帮助也不算大。
要帮助学生,归根到底一定是帮助他们:
- 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
- 培养思维、 学习方法、 习惯
脑洞单词¶
脑洞单词 应该是少有的重在联想记忆法的背单词方案吧。其他背单词APP背重要、常用单词大概不错,但GRE这种偏门词求个认识,刷再要你千3000刷10遍以上的背诵方法~~~其他补充想法:
- 词根词缀是很有效,如果能找到比较权威的,把它取来就好了,一来版权问题,二来肯定英文的。 词根词缀记忆字典太不容易了,自己学习时拿它查,但不会用爬虫这样拿别人的成果。
- 另外偏门词偏偏有很多单词是最基本形态(非词根词缀组合),能联想到肯定是最好的。
- 把词缀去掉,理出变化线(例unprepossessing->prepossessing->prepossess->possess)。词根变化应该搞不搞
- 例句部分,太忙,只留了有道的链接。不然像爱词霸api里就有很多例句,还有整句的朗读——不过gre单词可能没这么多例句。
- 复习方式,原则上背单词应该有词->意,音->意,句->词,音->词等多种复习方式,但对GRE级别的词来说,看词识意就够了,其他方式没空做,没例句,而且选择题效果不好,填空题手机打字慢一点,全部采用询问-确认式就够了。
不靠谱医疗脑洞 -- 疾病查询系统脑洞¶
如果有疾病症状(外部表现)到疾病的关系的数据集,那是否可以用自然语言处理查询用户描述的病状,返回个可能的疾病列表。
- 纯粹靠用户描述返回一个非常不准确的结果。
- 老早就有这想法,但有点像现在蒙面唱将那个根据声纹猜歌手的机器人。准确率肯定比那个还低。
- 不使用其他数据,如果知道如何使用其他数据来诊断, 人工智能不说代替医生,最起码医生的工作量能极大降低。
文学(包换英语)阅读和写作练习方法¶
基于富兰克林自传里的重排序法。主要步骤:
- 前提步骤:取一段文章(不要太多句),拆成句子,但每句长度要合适,有些太长,有些太短,要适当处理。
- 方法一、 打乱,然后让用户重排序。这个重在结构的学习, 如果要强化文章段落结构学习,就来大段文本,以段为单位。
- 方法二、 去掉其中不相连的几句(或一句),让用户自己发挥,写完后和原文对比。重在语言的运用,完整写一段可行性不知。
分析:
- 好处是材料可以不需要人工处理(名著没有版权问题),不用人力参与评价,也能练习, 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, 说不定比老师讲些空泛的评价更有用。
- 担心有些用户瞎写、不写?不想写、捣乱的用户是有,但用户有没有收获自己清楚,如果用户经常来瞎填一气或交白卷,那是他乐意,怪我开发这个系统?因为有这种用户,所以所有的人都不要用这系统了? 这系统不要开发了?只能继续家教一对一?
隐约还有一些想法, 有点忘了, 所以写这篇很重要啊。
格物学习助手 -- 费曼技巧¶
知维图 太难编写了, 等我写好教程或发展起来和高校名师合作,请名师编写, 不知道什么时候了。 所以先让个人用 费曼技巧 学习吧, 本来 知维图 和费曼技巧就比较近。
学习到的东西,要向计算机解释清楚, 就是这么厉害。
名字来由: 格物致知
一堆2012年的想法¶
12年9月中旬 因为参加腾讯的编程马拉松决赛,要求每人提一个创意。 其实我当时就不认为他们的方案能在水潭里扔石头泛起多大涟漪,同时我水平也很烂,马拉松是要组队做创意项目,虽然要求准备创意,但我真没意识到,我前端、后端、android、iphone没一个会的,都没学过,整个开发过程小透明,酱油中的酱油,偏偏我简历里不得不拿这个充实一下,太丢人了。之后又遇到点别扭,以至于我工作时有深圳和杭州可选,哪怕深圳会高几百,也没去深圳,因为公司就在腾讯旁边。
但那段时间确实有很多个小想法,其实倒是很多适合练手的。
像尊师,老师的标签+学生的评价+课程总结,类似MOOC学院(13年才建的吧),不过MOOC之前这种网站也有,但只有MOOC的热门课程能有学生评价。
像LBS巧遇,其实就是微信的附近的人,别人已经推出了,然而当时我没有微信。而且,巧遇要基于提前设定的标签,计算机匹配, 附近的人是来者不拒~~~今年或去年有类似的吧。
电子图书馆,就是思维导图,原来就是现在的zhimind的一个功能的原型啊!
近日心情, 这个纯粹情感分析而已,毕竟当初没了解过,情感分析原来这么基础。
鬼脸、卡通, 这个没写说明, 不会是脸萌、 表情包那种吧——
快乐大本营的穿越火线的电脑版, 就是用摄像头或体感控制物体过障碍别碰到。 不用道具就容易玩了——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已经开发了。
类似的还有一些,简单的也没练手, 难的太学术甚至要高端人工智能才行,像坐姿纠正、 手语识别。